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省职协官网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广东技工在线 广东职协公众号 手机端 网站导航

把握大势大局 开创广东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转载 广东技工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2-03-25 09:23 {{clickNum}}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率先改革开放,实现从一个农业省向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全球重要制造基地的历史性跨越。踏入新征程,国家赋予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使命任务。党中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为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和广阔空间。广东技工教育工作者从总书记思想中汲取奋进伟力,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不动摇、牢牢把握全面突破的重大机遇不动摇、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方向不动摇,奋力走好新时代技工教育的赶考之路。

一、坚定信念、聚焦坐标,深刻把握新阶段技工教育发展的大局大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广东技工教育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概括为“四个前所未有”。

一是党中央 国务院对技工教育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李克强总理批示要办好技工院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位置,并首次将技工教育纳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发展技工教育大有可为。

二是国家部委对技工教育的支持力度之强前所未有。2021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人社部先后印发了《“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全面规划支持技工教育发展。

三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技工教育的政策扶持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2021年是广东省技工教育政策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多项政策密集出台。广东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出台《关于推动“广东技工”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东省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两份重磅文件,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向技工教育领域集聚,有效解决办学地位、办学经费和招生平台等瓶颈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广东省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四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之大前所未有。当前,广东省正深入实施“1+1+9”工作部署,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近几年来,广东省技能人才求人倍率一直在1.2以上高位运行,其中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达到2.0以上。据测算,“十四五”期间广东技能人才需求硬缺口约40万人,发展技工教育前途广阔。

二、坚持特色、改革赋能,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向技工教育领域集聚

近年来,广东省技工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和各兄弟省份一样,技工院校发展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发展瓶颈,使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受限制。进入新发展阶段,广东省确立了打造中国技工教育高地和高质量发展典范的目标,高规格出台《广东省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粤府办〔202154号,以下简称粤府办〔202154号文),政策措施共计11条,明确了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广东模式”,突出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同等的办学地位,着力解决生源、资金、学历等关键问题,保持技工教育发展特色,推动形成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粤府办〔202154号文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首创性。明确技师学院视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提出建立将技师学院招生信息同步向高中应届毕业生推送机制;明确技师学院教师因公临时出国(境)按照高等职业院校有关规定落实;提出建立技工院校、其他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联动调整机制等,改革力度大、任务举措实,具有很强的“广东特色”,极大地拓宽了技师学院发展空间,有效地解决了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不畅问题。

二是突出综合性。粤府办〔202154号文提出3个方面11条具体措施。推进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包括推动技师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政策互通互认、技师学院办学经费按照高等职业院校标准统筹解决、统筹技师学院与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政策、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培养技能人才等4项措施。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包括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创建高水平技工院校、支持民办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等3项措施。创新技工教育发展保障机制,包括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机制、做好财政资金保障等4项措施。

三是突出前瞻性。粤府办〔202154号文提出建立学历、技能证书互认制度、支持省属技师学院按照省属高等职业院校规格设置和建设、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按程序评估后增挂职业培训学院牌子、各地将校园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等改革力度大、前瞻性极强的举措,重点着眼于技师学院和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堵点、痛点,核心举措是互通、互认,这是推动发展大职业教育的理念,也是推动我省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四是突出长远性。粤府办〔202154号文提出实施技工院校“强基培优”计划,其内涵是以“强基”为重点,增加优质技工教育资源;以“培优”为核心,引领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从近期目标看,这是贯穿于“十四五”时期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从远景目标看,这更是巩固夯实技工教育发展基础,打造中国技工教育高地和高质量发展典范的重点工作。粤府办〔202154号文从加强技工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创建高水平技工院校、支持民办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等三方面重点发力,细化技工教育“强基培优”工作举措,明确打造2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和30所示范性技工学校的工作目标,有利于全方位提升技工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厚植营养“沃土”。

五是突出系统性。粤府办〔202154号文聚力创新技工教育发展保障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决学校编制、人才引进、绩效分配等问题;健全校企合作激励机制,解决企业积极性、高层次技能人才使用、校企合作收入分配等问题;完善国际交流合作支持机制,解决教师出国(境)培训交流、技工院校招收留学生等问题;做好财政资金保障,解决技工教育财政投入等措施,为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全链条的政策保障。

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始终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技工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广东将紧紧把握住历史机遇,以“广东技工”工程为抓手,强力实施“七大行动”,将政策利好转化为发展效能,大力推动技工教育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转变,由沙漏结构向金字塔结构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专业特色鲜明的技能型教育转变,为促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技能人才支撑。

一是实施党建引领行动。在全省公办技工院校全面推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民办技工院校工作的领导,鼓励民办技工院校选聘党务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党组织书记。健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把党支部建在系上,实现党在基层的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全面深化思政课程建设,完善思政课程体系,配齐配强师资,打造精品课程,落实思政课程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培育一批思政教育示范校,引领全省技工院校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实施政策互通行动。粤府办〔202154号文核心是要解决文凭、经费、招生三个历史难题。压紧压实部门职责,加大协调力度,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加快落实按高等职业院校标准提高技师学院生均拨款基数,强化重点项目资金保障。推动建立学历和技能证书互认制度,推动将技师学院招生信息同步向高中应届毕业生推送。启动第二轮技工院校设置优化升级。

三是实施强基培优行动。这是广东“十四五”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具有“一子落而满盘活”的牵引作用。加快补齐基础能力短板,支持各地以强基扩容为重点,将技工院校新校区建设纳入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计划,扶持公办技工院校新建、改(扩)建工程。分期分批高标准创建2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和30所示范性技工学校。支持打造一批示范性民办技工院校和专业,加快促进民办技工院校发展。

四是实施结构优化行动。做大普通技工学校,做强高级技工学校,做优技师学院,推动梯次配置比例更加合理,打造更加合理的技工院校发展布局,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差异有序的良好格局。到2025年底,技师学院数量保持在50所左右,学制教育规模保持在65万人左右,高级工班以上在校生力争达到55%

五是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加快构建省、市、校三级技工院校师资培训网络,引进培养一批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认定一批省级教学能手,建立专业师资领军队伍。建设高端专业集群,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专业体系,重点建设一批与战略性支柱产业、新兴产业集群相匹配的技工教育专业集群。全力推进教学改革,以一体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变革。加快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技工院校与信誉良好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交流合作,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教师交流、课程开发等合作模式。

六是实施技能培训行动。对接广东省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高标准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为抓手,完善职业技能培训相关政策,推动技工院校全面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聚焦新产业、新经济、新职业发展方向,深入实施百万产业工人和百万职业农民培训行动特别是开展新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十四五”期间,技工院校累计开展各类职业培训500万人次以上。

七是实施竞赛引领行动。健全竞赛体系,建立健全以世赛为龙头、国赛为主体、省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加快完善技能竞赛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世赛中国(广州)研究中心建设。加强成果转化,支持有条件的院校参与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全面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作者:刘启刚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文章来源:中国杂志培训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