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故事|陈新源:“第1761天,我拿到了世赛金牌!”
请用微信扫一扫
▲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云计算项目
金牌获得者:深圳技师学院选手陈新源
很多人认识陈新源,是从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始的。
“这个项目太有意思了,超刺激!”云计算项目的场地外,总是站着一群人,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的数字跳动。只见位于第一名的广东选手陈新源每提交一个模块的答案,分数便迅速闪现,人群中不断发出惊叹:“又是满分,小伙子太稳了!”
12月10日,国赛金牌稳稳到手,20岁的陈新源不骄不躁:“今天是我参加训练的第1087天。我会继续训练,向世赛发起冲击!”
674天后,陈新源身披国旗,站上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的最高领奖台。
19岁,拿到两个行业“顶级证书”
陈新源2000年出生,是一名“千禧少年”。2015年,他进入深圳技师学院通信网络应用专业学习。
或许是他与专业之间特别契合,进校后特别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专业成绩非常优秀。
在校前两年的学习生活中,除了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以外,陈新源还加入了学校云计算工作室,开始系统学习基础网络知识和云计算基础理论知识。
得益于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办学理念,倡导“高端引领,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陈新源所在的信息与通信学院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亚马逊AWS公司、腾讯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受益于学校良好的办学政策和育人环境,他在校期间考取了华为云计算HCIE和亚马逊AWS专家级解决方案架构师SAP两个行业内的顶级认证,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功底,为日后参加各级别的比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赛梦想,远在“云”端
陈新源第一次与世界技能大赛结缘是在他2015年开学报到时,看着图书馆外张贴着刚刚取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平面设计项目优胜奖的马韦欣学姐的巨大表彰海报,觉得非常酷,开始在心里不断地憧憬着自己也能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01·初闯
在校第三年,陈新源的班主任邬琼老师力邀他加入世界技能大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校集训队,于是他的第一次冲击世赛之旅就这样开始了。在集训队中他勤奋好学,反应机敏,在多次校内选拔中拔得头筹。在市选拔赛获得第二名后,他代表深圳市参加了第45届世赛网络系统管理项目的广东省选拔赛,可惜因为缺乏比赛经验,最终只获得了第11名,遗憾结束了他的第一次冲击世赛之旅。
02·再闯
经历短暂的沮丧后,2018年11月,陈新源的教练苏翔宇老师告诉他,云计算项目加入了世界技能大赛,成为了一个新的项目,问他是否有兴趣参加。陈新源不假思索地同意了,立刻跟随教练投入到了新项目的征程中。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这次陈新源在训练阶段更加刻苦和严谨,也走得更远。他作为广东省赛第一名闯入全国选拔赛,但因失误最终获得第七名。
03·“换一种身份参加世赛”
全国选拔赛后,陈新源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不甘中,觉得是因为他自己的失误才导致整个团队的努力全都作废。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自闭,在教练的引导下他才一步步走出低谷,重新振作起来。
在国家主基地与中国代表选手的邀请下,他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开赛前夕加入中国国家集训队,成为技术支持人员,跟随国家集训队积极训练,不但提高了专业水平,也为世赛云计算项目中国国家队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最终中国参赛选手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了第九名的成绩。
04·三闯
2019年末,陈新源参加第46届世赛的校内集训,正式开始他的第三次冲击世赛之旅。这一次的他更加努力,训练中他时时用过去的失败警醒自己,时刻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为了能够在赛场上做到心态和状态更加稳定,陈新源开始以赛代练,参加了国内和国际上的多个邀请赛,在比赛中寻找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各大邀请赛中,陈新源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其中2020年5月由AWS Academy举办的AWS Academy GameDay邀请赛令他印象深刻。这是陈新源第一次代表中国参赛,虽然最终没有拿到第一有些遗憾,但他们还是战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一众高手,获得该邀请赛的亚太地区第二名,让陈新源第一次感受到代表国家拿奖的那份荣誉感,这也使他重拾自信,更添沉稳。
在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陈新源已经成为一名成熟和有经验的选手,以绝对优势获得云计算项目金牌,进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云计算项目中国集训队。
国家集训队中专家和教练们针对每个选手的薄弱环节进行了特训,并针对选手心态和体能问题进行了训练。在国家集训队第一轮集训考核中,陈新源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资格。
05·出征
第三次世赛之旅格外艰难,经历了疫情、上海世赛延期、取消等,2022年10月,陈新源终于走出国门,代表中国出战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云计算项目。第一次踏上世界技能最高赛事的赛场,陈新源却表现得很淡定:“我只需要做好我自己,跟自己比,享受比赛。”
然而比赛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天,陈新源就遇到了一些比赛之外的突发情况。他冷静完成比赛并提交后,立刻反馈专家和翻译,通过专家和中国代表团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问题,排除了不利于比赛的因素和干扰。
第二天,题目超难,不少选手“倒”在这一关。比赛后半段,陈新源看到分数屏上德国选手追的比较紧,便想将方案修改得激进一点,把优势拉开一点,但是在修改方案的时候出现了失误,导致丢了一些分数,让他一度非常紧张。好在失误不算太大,经过短暂的调整后弥补了这个小失误。凭着扎实的功底,陈新源还是完成了任务,在第二天就基本锁定了成绩榜“第一梯队”的格局。
比赛第三、四天,竞赛模块全部是系统判分,没有人工评判分数,这也意味着他只要做好所有题目,正常完成比赛,就很有希望获得金牌。越是好的局面,越需要选手好的心态。陈新源稳稳发挥,以连续四天接近满分的成绩,在闭幕式前一天,便为中国代表团提前锁定了金牌!
06·圆梦
10月16日,陈新源顺利发挥,早早提交答案,结束整场比赛。浑身轻松的他,在赛场度过了自己难忘的22岁生日。
10月17日,陈新源身披国旗,奔跑着冲上世赛最高领奖台,圆梦金牌!翻开陈新源的训练日程表,这是他冲击世赛的1761天!
“这荣誉不属于我一个人”
拿到金牌,面对铺天盖地的赞美和报道,陈新源在度过最初的兴奋期后,立刻冷静下来。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反复强调:“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是团队的力量!”
“1700多个日夜,我的主教练苏翔宇老师付出了无数心血,这次比赛他也全程陪同和保障,这块金牌离不开他的全力付出和指导。”
▲ 右二为主教练苏翔宇老师
“学校和我所在的信通学院给了我极大的支持。竞赛办袁军老师、教练组赵玉林院长、廖银萍院长、宫一凡老师和刘运时老师从项目方向、技术、策略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帮助。这次比赛,邓元龙校长到一线全力保障,保障团队关心我们的比赛情况,协调解决我们遇到的困难,让我感受到无限温暖。”
▲ 邓元龙校长赛前与陈新源谈心
“在世赛期间,我们项目的专家刘翔教授和翻译屈丹丹老师对我顺利完成比赛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与外方专家沟通时坚持竞赛规则,保证选手能在公平的环境中竞赛,减少场外因素对选手的干扰。屈丹丹老师为我精准翻译赛题,帮助我节省读题时间。“
▲ 陈新源与专家刘翔教授和翻译屈丹丹老师合照
“感谢我的学校深圳技师学院,是学校给了我圆梦的平台,让我‘冲上云霄’,成长为现在的我。”
金牌之后,从零开始
“很多人想知道我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其实我的计划很多。”
“我想把收获的技术和经验整理好,让后续想要征战世赛云计算项目的技能青年们得到一些帮助,少走一些弯路,一起助力中国云计算在世赛舞台上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早日取得我们项目在阿尔伯特-维达大奖的突破。”
“我想把学到的技能传递出去,把金牌的成果转化出去,也为我们的专业建设出一份力。很高兴我经过这么久的训练和学习,有了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做一些有用的事。”
“以后我会始终保持一个学徒心态,去不断地提升自己,戒骄戒躁。当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后就全力以赴去实现这个目标。希望我的经历能对技能青年们坚定技能成才的信心方面,带来一点正面的影响。”
“比赛结束很多天,我还是保持着训练的作息,对于我来说,与其说这是获奖后的第10天,不如说,这是我训练后的1771天。”
文章来源:深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