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省职协官网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广东技工在线 广东职协公众号 手机端 网站导航

广东省举行“三项工程这些年”新闻发布会

转载 就业指导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2-09-30 16:54 {{clickNum}}

广东省举行“三项工程这些年”新闻发布会


新闻导读

        929日,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召开了以三项工程这些年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副厅长谢忠保等同志以及三项工程行业从业人员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




        发布会上,杨红山介绍了近年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总体实施情况和工作成效。他指出,三项工程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部署实施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近年来,粤菜师傅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广东技工产业支撑力越来越强,南粤家政服务群众能力越来越足,在稳定就业大局、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传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三项工程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打造了小切口大变化服务国家战略的广东模式:三项工程有效服务双区建设、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国家战略。


        今年3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正式开港,为包括粤港澳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14项一揽子综合服务。实施一试三证培养评价模式,粤港澳三地联合组织了160批次、4289人次参加一试多证考试,3281人获得相关技能证书,推动港澳技能人才在湾区自由有序流动。


        将三项工程引入省际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累计培训7万人次。广东在广西、贵州设立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网点和培训基地,指导西藏林芝开发粤林幸福菜谱,帮扶西藏林芝建设技工学校,实现林芝地区技工教育零的突破,帮扶新疆喀什技师学院实现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三项工程坚持组织多层次培训,创造了技能就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广东经验:三项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梅州玉水村让村民一人学厨,全家脱贫,从煤炭村蝶变成为厨师村,全村1000多人在外从事厨艺工作,每年带回家乡的收入超5000万元。技工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一人有4-6个岗位可以选择。全省家政企业2.68万家,从业人员超127万人。今年1-8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4.3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5.8%


 

        广东就业工作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激励表彰,三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项工程坚持助力产业带动,深化了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广东实践:

        推动粤菜师傅与粤菜产业协同发展,培养培训40多万名粤菜师傅,支持打造佛味鲜生”“妈鲜网海鲜电商基地等供应平台,培育了一批餐饮龙头企业。广东省出台预制菜十条,发布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和18项关键科技成果。推出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587个,评选出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10个。


        成立战略性产业集群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推动院校与华为、腾讯、比亚迪、格力等企业紧密合作,成立31家产业就业培训基地,遴选1229家企业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凸显。广东省级重点扶持建设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产业园、家政超市等载体54个,评选省级家政服务龙头、诚信企业101家,四星、五星级家政服务企业33家,各地涌现出羊城家政”“德庆管家”“丹霞月嫂等特色品牌。


三项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拓宽了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广东路径:

        围绕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推动粤菜师傅大菜、小吃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围绕个人成才与职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国家双高计划,实现技师学院、高职院校21个地市全覆盖。实施免学费政策,近3年为技工院校122.9万人次提供免费入学资助。推进圆梦计划——广东省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工程,资助近万名在粤新生代产业工人参加以技能型专业为主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围绕新形势下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实施员工制家政企业引领计划,打造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网络系统,全省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645个,15分钟优质家政服务圈覆盖面越来越大。


三项工程坚持打造技能成长成才平台,营造了技能人才茁壮成长的广东环境:

        广东省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职业技能等级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目前获得职称的人员有4470人;3600多名技能人才通过立交桥取得专业技术职称。高技能人才可以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搭建竞赛比武大擂台。广东省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举办了两届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四届粤港澳大湾区粤菜师傅技能大赛、两届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广东省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涌现出世赛标兵、粤菜名厨、家政好手、文化技工等技能人才品牌。


        强化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广东省设立了南粤创新奖”“南粤技术能手”“广东技术能手等奖项。越来越多的三项工程从业人员获得各级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表彰奖励。

 

目前,共8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9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50人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106人享受国务院特贴、389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人获得南粤创新奖、296人获得南粤技术能手。


李文平

高飞


        出席发布会的“粤菜师傅”代表李文平,是粤式羊肉煲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自“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他积极参评并成功获得省“粤菜师傅”五星名厨称号和烹饪专业正高级职称,他表示这样的荣誉“在以往真是不可想象”“‘粤菜师傅’工程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受到了广大城乡劳动者的热烈欢迎,在粤菜产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良好反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粤菜师傅’的队伍,实现就业创业、技能成才。”他由衷地分享道。


        来自湛江的“乡村振兴”代表高飞是首批认定的广东省“粤菜师傅”五星名厨之一,近年来他以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和粤菜师傅培训基地为支点,与当地村民建立订单式的精准种植采购,并通过对农产品进行菜式研发,挖掘和发展当地优质食材,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贫困户年收入从5200元提高到1.1万元。高飞表示,得益于“粤菜师傅”工程的政策支持,粤菜师傅得以发挥自身特长,实现了“点菜成金”的蝶变,不仅推广了招牌美食,还能极大带动名优农产品的种养,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建涛

宋丽荣


        来自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的全国技术能手、特级技师王建涛分享了他在产业一线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的故事。他表示,在“广东技工”工程的支持下,技能人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不抽转子检修机器人,大大缩短了检修工期,减少了高风险作业和人工投入。他认为“广东技工”工程让产业工人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加宽阔,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广东省五星级“南粤家政”服务人员、家政专业高级工程师宋丽荣在发言中说到:“对于家政从业人员来说,提振信心的不止是行业本身的广阔发展前景,还有‘南粤家政’工程给予的扶持和帮助。”参加“南粤家政”培训项目让她收获了越来越精湛的专业技能。政府对员工制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她作为家政人员也能享受社保待遇,可以心无旁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她今年获评家政专业高级工程师,收入和市场竞争力也不断提升,让她越来越感受到社会大众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尊重和认同。



        来自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田镇基,是2019年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的金牌获得者。他在发言中讲到,三项工程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上技校人生一样精彩”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同。随着技工院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不断多元化,与很多企业建立了深入的校企合作模式,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培育输送了一大批满足企业需求的新工匠。对于技校生来说,通过学习技术技能不仅实现了理想就业,同时也实现了人生价值,成就了精彩人生。正因为这种良性循环,应用型人才的价值不断凸显。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不再单一地以学历作为人才招聘和薪酬待遇的衡量标准,也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选择走技能就业、技能致富这条路。



        据介绍,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三项工程不断走深走实,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强化立法保障,进一步推动长效化发展。充分发挥三项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工作机制。配合省人大制订出台省粤菜发展促进条例、技能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家政服务条例。


        二是强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专业化发展。落实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促进技工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建优建好一批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教学基地,推进新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工程,实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


        三是强化标准建设,进一步推动规范化发展。健全“粤菜师傅”工程“人、菜、店”评价标准。组织开发一批地方职业标准,加强省级标准与国家标准衔接。健全“南粤家政”管理标准体系。


        四是强化产业联动,进一步推动品牌化发展。大力扶持“粤字号”品牌企业发展,打造“粤菜师傅”名村名店名菜名厨,推动大菜、小吃产业化品牌化发展。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技工院校品牌专业。实施员工制家政企业引领计划,形成家政服务区域特色品牌。



        据悉,发布会上还举行了三项工程高技能人才颁证仪式,杨红山等同志为32名获得乡村工匠高级职称的三项工程高技能人才颁发职称证书。截至目前,全省获得职称的技能人才共有8070人,充分展现了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扎实成效,体现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丰硕成果,对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广东省人社厅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