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问道” 请进来“送宝”——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着力提升思政课质量
请用微信扫一扫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以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导向,着力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
走出去 求学问道
为建设“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学院通用能力建设中心精心策划,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定制式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本项培训,党委书记周宪研究员、院长陈金龙教授亲自参与授课,并安排副院长、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实践研修基地常务副主任魏则胜教授,副院长、广东省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关锋教授,副院长、党史学习教育省委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胡国胜教授,副院长、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蒋积伟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涂良川教授,广东省青年讲师团成员、广东省“灯塔工程”青年导师张永刚教授,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党的建设研究院执行院长周建伟教授等共15位专家,为学员们带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与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开设及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目的理解及其策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修>课程解读》《<德育>课程解读》《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基于青教赛的视角》等专题培训。
培训从今年1月份启动,分两个阶段进行。从冬天到夏天,学院组织专兼职思政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共39人,利用寒假和部分周末休息日时间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学习,学员覆盖通用能力建设中心、政工处、学生处、教研室、人力资源处、团委、工会、各产业系。培训过程中,教授们精心授课,展现了新时代优秀思政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情怀;学员们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向教授们求学问道、收获满满。
学院选派专兼职思政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学习。
陈金龙教授为学员授课。
胡国胜教授为学员授课。
培训班圆满结业。
请进来 传经送宝
为检验思政教师学习成果,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扎实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质量监测中心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冬利、钟健、祝全永3位教授到校开展为期一周的思政课堂听评课。
三位教授深入教学一线,对15位教师的思政课堂开展听评课,并对每位被听课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指导。质量监测中心全体人员在曹小萍主任的带领下分批陪同听课,记录评课过程,及时汇总反馈专家的评课意见和建议。经过一周紧张有序的听课评课,专家们一致认为学院一批优秀思政示范课程的领头羊作用效果明显,并从课堂导入、课程资源运用和课程整体设计层面作出指导,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提出“思政课可多结合时事热点、讲好历史故事”“引入红色文化丰富课题,确保课堂生动充实”等建议。
专家们深入思政课堂听评课。
专家们与授课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指导。
在交流会上,张冬利教授、钟健教授分别作了《以大历史观引领思政课程教学的三重维度》《关于如何上好思政课的几点浅见》报告,祝全永教授分享了自己讲授思政课程的多年教学经验,“倾囊相助”“传经送宝”。学院专职纪委书记夏玉汕提出,思政课教师要做最讲政治的人、最讲道理的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不断提高思想认识,苦练内功,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精心备课,用心讲课,把有意义的思政课讲得有意思,讲得鲜活、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通过外出求学问道、专家传经送宝,学院思政教师、思政教育工作者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思政教师罗家慧表示将以“技能成才报国”为切入点,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联结开展,同时在语言表达技巧、新型教学手段运用、激励评价学生方式、驾驭课堂方法、教学研究等方面多用功,使自己的思政教学水平持续进步。学院工会副主席、政治讲师王华表示,将大胆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充分运用学院“党史站”、VR红色教育体验平台等红色教育资源,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引导学生,用党史故事、技工故事的强大力量感化学生,实现学生思想行为与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同频共振。
专家们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学院专职纪委书记夏玉汕讲话。
专家们与学院教师合影留念。
思政课守正创新,我们永远在路上。今后,该学院将继续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着力打造思政金课,强化思政育人,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
文章来源: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