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高端就业平台?这所技师院校与企业打造“五种模式”|高质量充分就业大家谈
请用微信扫一扫
就业一头连着社会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如何赋能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近日,珠海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国军向南方+记者表示,珠海市技师学院是珠海市唯一公办技工院校,创办44年来,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目前,全日制在校学生8500多人,开设有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智能电子、信息技术等7个专业群30多个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包括大专层次的高级技工和本科层次的技师。近年来,学院通过与重点企业共建培养“五种模式”,为学生搭建高端就业平台。
南方+:结合省委“1310”具体部署,技工学院可以从哪些领域发力,培养、输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黄国军:学院主要从构建现代产业与技能人才协同发展机制、扩大市外招生和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三方面入手。
科技强国梦 科普向未来——珠海市技师学院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首先,学院构建现代产业与技能人才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持“乙方办学”思想,精准对接新质生产力和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积极与行业企业融合发展,开展“产业靶向”人才培养,推动建立学校技能人才培养对接当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人才培养方案适应行业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效能技能人才供给机制。
其次,学院加大市外户籍招生力度,扩大高中毕业生招生规模,重点吸收对口帮扶地区的优质生源。通过高质量充分就业实践平台的加强培养,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将切实推动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县镇村流动,助推“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
目前,珠海市技师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人数从2018年的4500人增长至目前的8500人,增幅近90%。2023年,学院招生2325人,其中,市外户籍生源占比60%,高中生源学生占比23%。
同时,学院在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方面,落实学制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聚焦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开展定向技能培训,大量开办各种短期特色培训班,精准培养输送技术工人。
如今,学院不仅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持,还引导在校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面向社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每年,学校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达1.4万人。
珠海市技师学院与航粤电气成立供配电装备制造工匠学院。
南方+:学校如何推动“产教评”等校企合作新模式,在促进技校生就业方面主动作为?
黄国军:校企共建“工匠学院”是学校推动培育产业“新工匠”的重点。
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广东“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引领、以真实生产环境教学为核心、以企业考评为抓手、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创新推出政、行、企、校四方协同、产教评融合的产业新工匠培育模式——“工匠学院”。学院现已成立格力绿控、华冠科技、航粤电气等17个实体工匠学院,培养产业新工匠1390人。
“工匠学院”不仅促进了学生心态的转变,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技能含金量,还发挥技能人才蓄水池作用,解决企业用人紧缺问题,实现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如学院与方正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集成电路工匠学院”,在首批培养结业的24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因表现优异将留在该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平均月薪超过5000元,转正后起薪最高达9600元/月。
其次,学院积极“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中德合作,培养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能人才。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珠海市技师学院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中德西门子技术(珠海)国际学院(以下简称西门子国际学院),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技能人才。西门子国际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也是广东省首个全日制技师专业。目前,西门子国际学院已连续招收和培养6届共400多名学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首届毕业生2022年6月毕业,平均月薪超7000元。
学院深化校企联合办学,与重点企业通过共同开办专业,共同招工招生,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开展考核评价等方式,打造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企业订单班培养、引企驻校培养、专业共建培养、工匠学院共建培养“五种模式”。与珠海格力电器、金山软件等数十家重点企业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定向培养项目,为学生搭建高端就业平台。
珠海市技师学院第一届遵义正安班学生赴澳门毕业实习。
南方+:学校下一步如何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此有何规划、有什么目标?
黄国军: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推进与市场、企业深度匹配的发展模式,主动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需求,推动校企融合、产教融合,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不断拓展市场化、多元化办学模式,引入市场力量提升办学质量,建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形成精准服务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格局。
同时,继续深化校企联合办学,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重点企业共同开办专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招工招生,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实施教育教学,共同开展考核评价,共同促进学生高质量稳定就业。
在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和强化产业技能人才支撑方面,学院将创造探索更多人才培育新模式,推动技师学院结合自身优势与“志同道合”企业共建“工匠学院”,打造集招生即招工、全日制学生工学交替培养、社会化订单式定向技能培训、产教评技能生态、名师带徒技能创新于一体的高质量就业实践平台。
此外,学院将实施技工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按照高等职业院校标准推动珠海市技师学院金湾校区扩建一期、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要求,推动珠海市技师学院高质量发展改革工作,新增省级、市级技工教育优质专业,持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高中生源比例,扩大技师培养规模。
最后,学院将进一步拓展学生就业渠道。2024年,珠海市技师学院联合德国都文教育集团、北京无限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德国“双元制”带薪留学项目,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打开更广阔的空间。学生留学期间,在德国企业平均月薪1100欧元,毕业后平均年薪将达3.8万欧元。目前,该项目正持续推进中。
转载:南方+客户端、广东人社头条
南方+记者 关喜如意
通讯员 廖心海 明艺 周丽敏 肖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