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欢迎 {{loginUsername}} 登录,退出 刷新简历 我的简历 简历预览 智能推荐 增值服务 修改密码 刷新职位 发布职位 预览主页 收到简历 智能推荐 会员服务 修改密码 省职协官网 求职者登录 招聘登录 会员注册 求职者注册 招聘注册 广东技工在线 广东职协公众号 手机端 网站导航

他们让“无人农场”成为现实——第一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优秀作品选登

原创 院校之声

请用微信扫一扫 2023-06-10 10:00 {{clickNum}}


主创团队唐金涛(左一)、黄琬(左二)合影

作品名称:机慧——为传统农机装上智能化引擎
所在院校: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主创人员:黄琬 唐金涛 叶日锦 郑荣华 曾旺旺 彭鑫
指导教师:关思蔚 李冶 李晶
获得奖项:技术进步类二等奖

你能想象“无人农场”如今正在变成现实吗?拖拉机无人驾驶、定点规划作业;植保无人机授粉、灌溉……实现这一操作的正是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机慧”团队。他们立足广东农业实际情况,致力于为传统农业赋予科技力量,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进程中,趟出了一条现代化、智能化的新路。

从工业跨界农业

“我们的‘工作室’比较大啊,田间地头都是我们的工作室。”在农场里,2001年出生的唐金涛正在无人驾驶旋耕机上介绍各项操作。在他看来,作为农业数字化技术员,自己最大的职责就是帮助农民从依靠传统的经验种植转变为依靠科技去种植。“让他们感受到中国科技的进步,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

 2021年,正值乡村振兴之年。在学院乡贸荟平台运营过程中,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科研团队听闻了许多新一代农人正面临农活繁重、劳动力不足等困难,由此萌发了利用所学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想法。

在农村,许多农人使用的仍然是传统农具,即便是拖拉机等自动化农具,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操作,劳作一天,往往会让操作人员感到疲惫,农业生产效率低,经常会耽误农期。主创团队进行了各大中小型农场的走访调查,发现大量耗费人力的农活大多为施肥、采摘、打药等农业生产阶段。随之确认了业务方向:一方面即通过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业设备帮助新农人们减轻农忙的负担;另一方面,将借助学院力量,运用之前团队成员在巴哈大赛汽车改装的经验,积极研发农机自动化改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主创团队看来,智慧农业的底层逻辑与工业的很多方面有共通之处。“很多农机只是牛和骡子的替代品。通过我们的改造,农民不用在田间劳作,只需要在我们的控制面板设置好农机的作业路线,改造后的农机就可以在田间自动作业。”他们一致表示,能减少农民的劳累程度,是大家最希望实现的目标。


多彩新变化

2022年,在学院博士工作站、卡尔拉得、小鹏汽车、巴哈大赛等专业领域前期教学指导下,主创团队完成了拖拉机、收获机、植保机、插秧机等农机的无人化改装。他们借助学院乡贸荟电商平台,向各大农场和农业合作社投入使用,培训村民学习使用无人农机,帮助村民科学种田。

看到村里来了这么多无人农机,村民觉得新奇又疑惑。唐金涛解释道:“他们一开始觉得没必要,但是后面他们慢慢意识到,这是一个时代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

在主创团队的努力下,如今许多合作的大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中,春耕有自动化拖拉机定点作业、植保无人机授粉灌溉,秋收有无人驾驶的收获机……耕种管收,建立了一整套农业生产的全流程。

“很有成就感,挺自豪的!”主创成员黄琬笑着说道。几年来,他们亲眼见证了智慧农业带给农业的改变。2022年,主创团队成功创办公司,直接带动就业24人,间接带动就业360人,预计三年内带动农村创业146人。

“有了机慧新农机的帮助,许多与我们合作的农村创业者再也不用担心劳力不足的问题了,传统农业也将逐渐朝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平稳过渡。”细数同学们的成果,指导老师关思蔚欣慰地说。


文章来源: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协会 学术信息部

{{item.value}}({{item.name}})

{{item.name}}

顶部